统计分析
加大文化产业供给?提升国际化品位
来源:  日期:2018-01-16

加大文化产业供给 提升国际化品位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文化产业是公认的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是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着力点,尤其对于盘锦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国际上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之一。本文利用统计相关资料分析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趋势,旨在为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及特点

文化产业即文化及相关产业,国家2012年出台了相应的行业划分标准,文化及相关产业共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小类120个。从行业分类的角度分为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零售业、文化服务业;从文化产业活动性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的生产指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指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须的辅助生产活动、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工具的文化的生产活动,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按照国家文化产业划分标准,从2013年开始对文化产业增加值进行核算。

1、总体来看,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但规模尚小。按照国家文化产业划分标准和核算办法,2016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7.76亿元,比2013年增长34.8%,年均增长10.5%,明显高于同时期GDP名义增长水平,占全市GDP比重为0.77%,比2013年提高0.3个百分点,占GDP比重比全省低1.7个百分点,比全国低3.3个百分点。2013年,全市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活动的单位1966家,从业人员1.23万人,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672家,从业人员0.67万人。从速度上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但无论从总量上还是单位个数、从业人员队伍上,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还不大,发展潜力空间巨大。

2、从行业分类情况看,文化制造业发展明显快于文化批发零售业。2016年,全市文化制造业增加值完成3.36亿元,比2013年增长68.6%,年均增长19.0%,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3%,比2013年提高8.7个百分点,2013年,从事文化制造业的单位有211家,从业人员0.21万人;全市文化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完成1.34亿元,比2013年增长12.2%,年均增长3.9%,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7.2%2013年,从事文化批发零售业的单位有643家,从业人员0.26万人;全市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57亿元,比2013年增长19.1%,年均增长6.0%,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5%2013年,从事文化服务业的单位有1112家,从业人员0.76万人。

3、从活动性质来看,文化产品的生产快于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2016年,文化产品的生产实现增加值4.13亿元,比2013年增长42.4%,年均增长12.5%,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3.2%,文化产品的生产增长较快的是文化创意和设计、休闲娱乐、工艺美术品的生产等文化企业发展迅速。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实现增加值3.64亿元,比2013年增长27.1%,年均增长8.3%,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分为三大类即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发展较快,两大类分别实现增加值1.83亿元、1.64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32.5%46.4%

4、从文化产业规模状况看,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创造价值比重高,规模以下文化产业发展快。2016年,工业、贸易、服务业等规上文化产业共有企业32家,实现增加值3.43亿元,2013年增长20.6%,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2%。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文化产业是主力,规模以上制造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2.28亿元,比2013年增长28.8%,规模以上批发零售业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0.14亿元,比2013年增长87.0%,规模以上服务业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0亿元,比2013年增长0.9%。规模以下文化企业、个体及行政事业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33亿元,比2013年增长48.3%,年均增长14.0%,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8%


   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总量规模偏小,发展潜力有待释放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但基数小,总量规模还不大,发展潜力有待释放。我市文化产业单位不到2000家,2016年,创造价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有0.77%,全省为2.48%,全国为4.14%,明显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文化产业发展的提升潜力空间巨大。文化产业发展也不充分,行业覆盖面不高。文化及相关产业共涉及国民经济行业120个,我市覆盖49个行业,行业覆盖面仅有40.8%

2、企业规模尚小,集聚作用有待提升。

企业主体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大型的规上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支柱,我市文化产业中小企业偏多、基础薄弱,核心、引领作用不强,集聚作用有待提升。一是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数量少,我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仅有32家,仅占规模以上工业、批零、服务业单位数的4.3%,其中工业仅有2家。二是非规上文化产业规模小,我市非规上文化产业单位虽然占90%,但创造价值却仅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6%,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性,盈利能力强 ,创造价值水平高,辐射、带动作用强,但文化产业单位规模普遍偏小,尤其具有一定影响力能够凝聚现代技术、人才、资金的大型文化服务企业几乎没有。

3、文化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文化服务业发展滞后。一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地位并不突出。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增加值结构为53.2:46.8,全省结构为70.9:29.1,我市文化产业核心层地位不突出。二是内部三大行业发展不均衡,文化服务业发展滞后。文化制造业规模尚好,但单位数偏少,行业覆盖面仅有17.8%;文化服务业引领作用不强,文化服务业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5%,低于文化制造业比重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文化服务业比重24.4个百分点,同时发展也不快,与2013年相比低于文化制造业发展速度;文化批发零售业规模过小,文化批发零售业增加值仅占17.2%。三是文化产业十大行业中,仅有三个行业增加值超过亿元,四个行业不足0.5亿元,十大文化产业行业发展不均衡。

4、文化产业竞争力还不强,融合发展还不够。文化产业中高技术含量的文化产业不多,行业影响力、竞争力不大。文化产业名牌产品不多,地域文化创意产品深度开发、发展不够,创造价值能力还不强。文化产业传播辐射作用不大,影响范围有限,知名度不高。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还不够,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娱乐、文化艺术创造与制造,这些行业增加值是文化产业增加值较为薄弱的环节,在文化产业十大行业分类中,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创造价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不高。文化产业链条有待延伸。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比较单一,层次简单,文化产业多元开发不够,文化产品、文化产业的价值实现形式比较单一。

三、建议

从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看,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文化创意产业更加突出文化产业的“上游化”和“高端化”,实质上是文化产业与各种传统产业的融合与提升。当前,新兴业态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融入文化产业的范畴。从国内发展情况来看,深挖本地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特点。很多地区文化产业发展都遵从了以具有深厚文化内涵与底蕴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融合发展规律。从文化产业发展经验上,主要特点是文化产业的产业化运作即打造文化产业链。文化产业化就是挖掘文化的价值,以产品和服务的形式凝聚文化,并以消费的形势传播文化。产业文化化就是现代产业发展中文化要素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文化产业向传统产业的渗透、融合。

1、培育核心骨干企业,发挥集聚发酵优势。做大做强文化企业,集聚优势生产要素,打造文化名牌产品,形成竞争优势,以强带弱,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我市文化产业诸如芦苇画、剪纸、稻草工艺品制作等特点鲜明、地域特色浓厚、发展前景看好的企业以及个体经营者整合其核心竞争力,形成集聚后膨胀和发酵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与高等院校、知名企业的合作,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水平,进而牵动全市文化产业全面发展。推动域内文化产业联合、合并发展,形成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合力,促进文化企业尽快上规模、上水平。

2、实施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化,传统产业文化化。推进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科技含量,实现传统文化产业向现代文化产业转化。推动文化产业全面融入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文化价值,通过文化价值的融入实现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晋档升级。推进大米加工、深加工等地域特点鲜明制造业在生产、包装、营销等各环节文化价值的渗透、融合,发挥文化产业在传统制造业的价值。推动文化产业向传统服务业融合发展,增强传统服务业文化内涵、文化底蕴,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化发展。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业,特别是结合乡村休闲、农业观光新兴旅游热点推进文化产业的渗透、融合发展,打造旅游产业的全面文化化,提升旅游产业丰厚内涵。

3、推动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强大的文化产业发展核心要素。大力培养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各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储备、培训、后续教育长效机制。制定长效、稳定的吸收优秀高校毕业生政策,形成人才储备的持续性、稳定性。大力引进文化创意、研发、管理、专业等文化产业尖端人才,聚集一大批熟悉文化领域专业知识、善于文化创意、精于文化产业策划、生产、营销的高端人才。鼓励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加大文化人才培训、教育、引进投入力度。

4、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推动文化产业全面、协调、深入发展。建设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是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首先要着力优化文化产业布局结构,打造知名文化品牌,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紧紧围绕打造辽河口文化的总基调全面培育、开发文化产业项目,以文化产业项目为牵引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像发展工业园区、农业一村一品经济一样以打造辽河口文化为核心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区,形成集聚效应、规模效应、辐射效应。

5、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推进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深入挖掘、整合历史、民俗、经济等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转化成产业优势,并进而推动文化产业优势向全行业、纵深领域发展,形成完备的文化产业链条。集中优势力量,加大推介力度,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与知名文化创意企业合作,大力推进地域历史、人文、民俗的再创造。进一步提高发展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文化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给与更大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扶持、培育,激励文化产业大创造、大发展、大繁荣。

6、征集地域能工巧匠,集地方、中华、世界三个层次形成文化整理保护,进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征集地方乃至中华、世界上的能工巧匠对地域历史、人文、建筑等文化进行整理保护,保障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完好,推动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深度保值与弘扬。通过征集能工巧匠进而形成地区上能工巧匠文化,激发地域大众的工匠精神,推动个体文化创新、创业发展。通过征集能工巧匠形成能工巧匠产业。通过能工巧匠的集聚、发展带动地域企业整体工匠精神的形成、发展进而推动传统一、二、三产业工匠文化的融入、发展,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征集能工巧匠来带动独特能工巧匠资源的开发、利用,牵动旅游、娱乐等多产业的发展。

7、推进休闲娱乐、现代高技术文化等薄弱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休闲娱乐业从产业构成上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乡居民消费上是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需求的重要内容,从产业联动效应上,是旅游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链条上十分关键的一环。从国际上来看,娱乐业是当今国际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从目前对娱乐业的认识上,娱乐业已不再是一个特定的行业,已经渗透进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任何一件事物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市文化休闲娱乐业增加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不高,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可观。推动文化产业向现代化、高技术方向发展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层次较低,文化信息传输服务在文化产业十大行业中明显落后,应大力推进传统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推进传统文化产业晋档升级。